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两识”教育 2016年第3期
发布单位:时间:2018年05月30日

  保密干部须知
  [人防、物防、技防] 人防、物防、技防,也称保密综合防范体系。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保密综合防范体系,是中央对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政策性要求,是高科技条件下应对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重要对策。新形势下,保密与窃密斗争愈来愈带有高科技抗衡的特点,保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要有效保护国家秘密的安全,必须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并重的综合防护体系。
  人防,是指依靠人的保密意识、觉悟和能力建立起来的保密防护。建立保密综合防范体系关键是人,各级党政机关、涉密单位要把人的保密教育和管理放在首位,保密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各个部门、各个部位、各个涉密岗位,注重对人的保密意识、保密知识、保密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注重提升人的保密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要让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和保密干部,从思想上懂得保密是一种政治责任,从观
  念上知道保密是一种道德规范,从行为方式上养成一种保密行为习惯。加强人防,关键是要健全完善和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明确各方面人员的保密责任,加强保密责任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物防,是指加大资源投入,为国家秘密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是构建保密综合防护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级党政机关、涉密单位应结合实际,将保密物质保障经费列入本地区、本机关、本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财政预算计划,确保保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技防,是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涉密信息进行保护,防止涉密信息泄露或被窃取。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涉密信息的存储、处理、传输过程中,在信息化条件下,国家秘密安全更多地依赖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建设信息系统时,要做到信息系统建设与保密技术防护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启用。涉密信息及其载体制作、传输、使用、销毁,必须配备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技术装备、设施。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重要涉密场所、重要涉密会议活动,必须采取防泄密、反密窃技术措施,配备完善的保密技术防范装备等。

  “两识”教育
  [保密工作的方针] 方针属于政治术语,通常是指国家、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某一方面工作的开展所确定的指导性原则和要求。保密工作的方针,是指党和国家确定的关于保密工作的指导性原则和基本要求,对保密工作的开展以及处理保密工作所涉及的重大政策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保密工作方针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1983年,党中央根据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开展保密工作的需要,确立了“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1988年,这一方针写入了我国第一部保密法,实现了党的保密工作方针与国家法律原则的统一,对指导新时期保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实践中“便利工作”的表述容易被曲解,有的以“方便工作”为借口,规避保密法律规定,对保密工作方针的贯彻执行造成不利。2010年,新修订保密法将这一方针修改为“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新时期党的保密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作了更为准确规范的表述。

摘自《保密工作》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