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如何保护你的商业秘密
发布单位:时间:2012年03月15日

  企业保护商业秘密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做到以下五点:一是由主管的领导和指定的负责部门或人员;二是划清本企业的商业秘密范围;三是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四是告知员工并与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合同;五是相应的保密设备、设施和安全环境。

  (1)明确主管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领导和指定的管理部门或人员。商业秘密保护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销售的兴旺,都与商业秘密保护不无关系,因此在企业决策层应有人分工负责,贯彻企业意图,对企业发展负责。由于商业秘密渗透在企业的科研、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对它本身的管理需要综合协调,统一控制,这是任何部门都难以替代的,只有专门设立的主管部门承担或在某一综合部门设立相应管理职能,协助企业分管领导开展工作,才能达到目的。

  (2)划清本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商业秘密虽然渗透在业务工作中,但并非每项业务工作都涉及,企业需要根据商业秘密的法律构成要素和经营实际,认真加以分析,把符合商业秘密要素的内容确定下来,划分出本企业的商业秘密范围,是商业秘密保护有的放矢。

  (3)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志之一。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事实是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依据,是指导员工保守商业秘密的行为规范,制度的建立和实行既可避免遭受内外不正当行为的侵害,又可为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提供坚实的保障。

  (4)告知员工并签订合同。凡被保护的商业秘密,企业应向被允许使用者明示,使其明确自己应尽的保护义务和职责,同时为了更有利于体现权利义务的公正,企业可以与有关人员签订保守商业秘密合同,按合同要求履行权利义,对高层管理、技术人员和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还可以通过签订竞业限制合同,要求其尽到保密义务。

  (5)要有相应的保密设施和安全环境。这是防止使用盗窃和对付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重要措施,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且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对于他的有形或无形载体,不仅要有牢固的保护装置,还应为之创造有安全保障的环境,如物理隔离、门禁系统、生物识别、防技术攻击和防技术泄露的保障设施。

   ◇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机制由谁作决策

  确定国家秘密,建立国家秘密保护制约机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是政府行为,企业必须依法承担保密义务,履行保密职责,依法界定和严格管理国家秘密。同时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还将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提出建议和要求,限期改正,严重的要追究行政领导人的责任。而确定商业秘密、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约机制的工作则不同,商业秘密的主体不是国家,而是多主体,包括各种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经营者以及个人。法律只规定了商业秘密的定义,对于经营者是否确定和怎样确定商业秘密以及怎样建立合理的保护机制则不作规定,而要由经营者根据实际自主决定,这是经营者的权利。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不仅要自我约束、自觉遵纪守法,还必须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利益。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经营方略是企业独有的无形资产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珍惜和精心保护,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忽视甚至放纵则可能丧失机遇和优势,甚至被市场经济的激流所淘汰。因此,企业决策者、经营者应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出发,审时度势作出决策,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实施对商业秘密的有效保护。

   ◇为什么要划分商业秘密范围

  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具备商业秘密构成要素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同时做了列举。技术信息可以是:工业设计、计算机程序、数据、试验记录和试验结果、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经营信息可以是:经营策略、管理诀窍和方法、客户资料、货源情报、招投标文件等。

  但是企业的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一样,所产生的商业秘密也就各不相同。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列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商业秘密,就可以明确保护的对象,突出保护的准确性,节省保护的成本。